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它的历史成就非常显著。它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语言、音乐等价值,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为后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近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

诗经记录了古代周朝时期的历史事件、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史料。其丰富的内容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诗经不仅是儒家的圣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诗经的艺术成就更是值得称道,其中不仅有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也是一部美术、雕刻、音乐的综合体现。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答:诗经创作年代是周朝《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内容分类为风、雅、颂《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1、《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是周朝的。2、《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3、《诗经》编成于什么朝代?诗经成书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亲,很高兴为您服务,查询如下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经孔子删诗,又后人称,毛诗,经诗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叫诗三百,本来就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为五经之手,诗经中的诗分成风,雅,颂三类,风的意思是土风,风瑶,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既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半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