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以前,根本不存在文盲,不存在错别字,不存在假借字。首先,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创造者不可能不识字,其次,中国图画文字,易读,易写,易记,比如马,画个马的样子,就是马字,再次,古人造字十分精细,一种声音,稍有差别,就有一个新字。上古时文字比现在多好多倍。

马甲骨文写法:马大篆(金文)写法:马小篆写法:马繁角隶书写法:马毛笔楷书写法:马毛笔行书写法:马毛笔草书写法:。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中华民族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

甲骨文金文大篆体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扩展资料:1、马字草书2、字体发展演变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最早在龙骨上发现,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3、甲骨文的“马”字怎么写?马字的甲骨文什么叫甲骨文?所谓甲,就是龟甲;骨,主要指兽骨。古人迷信,常用甲骨占卜凶吉,占卜以后,往往在甲骨上面写刻或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便叫做“甲骨文字”,简称为“甲骨文”。这种文字还有其他许多种叫法,如“龟甲文”、“龟版文”、“契文”、“甲骨刻文”。“甲骨刻辞”、“贞卜文”、“卜辞”、”“殷虚书契”等等.但自从陆懋德于1923年发表《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之后,便约定俗成,多数学者统称“甲骨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