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兰溪舟中

舫,后来又俗称旱船。这是一种外形模仿舟楫的建筑物,因其不能航动,所以又名不系舟",舫类建筑首次记载见于北宋欧阳修画舫斋记中,文曰:凡入余室者,如入乎舟中......山石蝤崒,佳花美目之植,烈玉门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故因以舟名焉,,其后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临安集芳园中有旱船曰归身。在传统园林中舫又分为看上去像船和感觉起来像船两种,也就是写实和写意。

鹧鸪天 兰溪舟中

拙政园中的香洲取自唐朝诗人徐元固棹歌行: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狮子林中的石舫人称不系舟,是最后一位园主贝润生所建,颇具西洋风格。可园中的坐春舻取黄庭坚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之意。怡园中的画舫斋是园主顾文彬仿造拙政园的香洲所建。耦园中有藤花舫,周围林木葱茏,山石嶙峋,舫边原有苍古紫藤,在舫内有穿行于山崖水岸之感。

鹧鸪天 兰溪舟中1、急求韩淲鹧鸪天·兰溪舟中的翻译

“雨湿西风水面烟。”开篇便引人入于胜境。细雨湿秋风,溪面一片烟。好一幅泼墨空江烟雨图。“一巾华发上溪船。”次句写出自己登舟情景。一巾华发,可知词人此时已届老年。证以戴复古诗句“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又可知词人此时已过隐居生活,其襟抱洒然尘外,对大自然之体会,自格外亲切。上溪船三字,下得兴致盎然。于是,读者仿佛也随了词人登舟溪行。

鹧鸪天 兰溪舟中

”此一联,极写乘舟风行水上饱看山色水容的美感逸趣。上句写山色。帆迎,船迎往前去,是动态。山色来还去,山一一迎面而来,又一一掉臂而去,又是动态。动态写山,动中有动,别具情趣。此句与敦煌词《浣溪沙》“看山恰似走来迎”,有异曲同工之妙。下句写水容。橹破滩痕散复圆。滩痕即滩上水文。溪则有滩,滩则有纹,纹呈圆形。船夫过滩施橹,击散了圆圆的滩痕,船过处,滩痕又一一复为圆形。

鹧鸪天 兰溪舟中2、鹧鸪天兰溪舟中的翻译

鹧鸪天·兰溪舟中宋代: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此词题“兰溪舟中”。兰溪今称兰江,是钱塘江上游一段干流之名。再往下,依次称桐江、富春江、钱塘江,流经杭州入海。这条江流山水清绝,自古名闻遐迩。这是首山水词。朗诵这首词,不知不觉中将人带入了空江烟雨境界。

词人之心,融合于大自然之中。读者之心,又何必不是这样呢?山水在词中,全然不是羁旅引役的背景,而是自具自足的境界,视野不妨再放开些。词人境界,从传统的深院绣阕,歌舞楼榭,推向美好的大自然,便焕发出人与自然融合的神理,山水词不多有。这确确实实是韩淲词的独到之处,“雨湿西风水面烟。”开篇便引人入于胜境,细雨湿秋风,溪面一片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