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以大江东去四字领起,借滔滔不绝的大江流水,抒发对历史流转、英雄逝去的感慨,由此追忆三国赤壁之战,对战败的英雄曹操、周瑜表示怀念和景仰,并抒发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情感,词人以古喻今,抒发了他对世事沧桑和光阴易逝的感慨,不论功过,历史都将如长江东流,不可逆转。

苏轼 念奴娇1、苏轼《念奴娇》的诗意

作品名称】念奴娇·赤壁怀古[1]【创作年代】宋代【作者姓名】苏轼【作品体裁】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苏轼 念奴娇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苏轼 念奴娇2、念奴娇苏轼词牌格律

《念奴娇》乐曲的宫调,诸家记载不一。前引王灼记为大石调,下云:“又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官大石调。”张孝详明确注为大石调,姜夔则明确记载其过腔为双调此外,元高栻又注为大石调,又大吕调。实际上,《念奴娇》的宫调只有两种:大石调和双调。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白话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