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诸多节气中唯一一个与传统节日清明节重合的节气。清明节作为节日和作为节气时的英文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作为节日时,清明节一般翻译为"TombSweepingfestival"或者"Tomb-sweepingDay",直译过来就是扫墓节或扫墓日,着重强调了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扫墓,这个表达非常直观,即使是外国人也能一下子明白过来清明节的含义。

有关清明的诗词太多了最著名的是唐代杜牧写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意为:清明时节小雨纷纷,路上的旅人失魂落魄,向当地人打听哪里有酒家可以暂歇,牧童遥望杏花深处指示。《清明》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大意为:这个清明节无花观赏,无酒可饮,这样索然无味的寂寞生活就像荒山野寺的和尚。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大意为:春天的长安处处花瓣飘落,皇宫里面的柳树被东风轻轻吹着。傍晚皇帝宣旨赏赐蜡烛给宠信的大臣,随之蜡烛的轻烟在这些重臣的家里飘散。途中寒食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断肠处,日夜柳条新。大意为:在路途中的马上度过了这个寒食节,沿途都是暮春景象。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杜牧的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清明》,希望大家喜欢!《清明》作者: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牧童遥指杏花村。翻译: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