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第二天,今天学习了杨雨老师解读姜夔的鹧鸪天与大家分享: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的很多词都有一种缥缈空灵的仙气,有一种让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气质。不过姜夔的词也不都是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高脱俗哦,再仙的人,再超凡脱俗的人,也会有深情绵缈甚至坠入情网不能自拔的时候,这样的姜夔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更加亲切。

①描写内容不同:《鹧鸪天》写夜雨后第二天散步,《定风波》写散步途中遇雨;《鹧鸪天》词人眼中所见既有衰败的景象,如乱蝉衰草,也有充满生机的景象,如翻飞的白鸟、淡淡香味的荷花,《定风波》词人眼中所见是“穿林打叶”的雨景,“山头斜照”的雨后转晴之景。②表达情感不同:《鹧鸪天》写谪居时于无奈之中,词人有短暂的闲适和愉悦,《定风波》写谪居时,词人能看淡身世浮沉、人事变迁,体现了一份旷达洒脱。

姜夔鹧鸪天比较好。柳永的词风特点是“俗”,我更愿意理解为他的词”继承民间的传统”这是他对词的贡献之一.这主要表现在师法渊源、创作态度和社会影响上。词本有民间和文人的两大传统,北宋初期无一例外都只继承了文人词传统而排斥民间词,只有柳永冲破了这一局限。一、为艺人歌妓填词并从他们身上吸取丰富营养,培植自己的富有俚趣的创作风格。

”的效果/三、诗歌意境情调上和语言上也有表现,他写的大量词被时人目为俚俗的词目,特别是写给歌妓的,供直接演唱的歌曲,但是他们被正统文人认为难登大雅之堂。而越是这类词语言越是通俗易懂,适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被后人传习。姜夔属于“搔雅派”,所谓雅是因为他们都受到时代的濡染,以雅相互标榜,以雅为美学理想。就姜夔而言他特殊的客游式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着隔膜,但有造就了他独特的思想性格没、培养了他儒雅的名士风气,促进了他艺术修养。
3、姜夔鹧鸪天体制是什么这种特殊体制为姜夔所首创,我们不妨称之为“连环体”,两环相连,似合似分,以其合者观之为一,以其分者观之为二。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