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陆游赏析,书愤五首其一陆游

每日推荐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的书愤紧扣住一愤字,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志未遂、时光虚掷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1、陆游书愤赏析:笔锋含愤书胸臆

笔锋含愤书胸臆谈陆游的《书愤》陆游的《书愤》,写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当时诗人六十二岁,退居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之滨。悲愤出诗人。陆游晚年虽然困居山村,可是他痛恨金统治者暴虐恣肆,疾恶南宋小朝廷文恬武嬉,怀念中原人民泪落胡尘,感慨自己请缨无路,还是写了不少的政治诗。《书愤》便是诗人陆游这个时期写的名篇之一。

”这是对青年时代的回忆,也是现实心情的写照。写诗人少年时,意气风发,气壮如山,决心驱逐强敌,收复中原,但不知道世事艰难,驱逐金统治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联乍看起来,象是写“早岁”的意气之“豪”,实际上是写如今的心头之“愤”。陆游一出生,就处在兵荒马乱之中,他从小立志,要成为抗敌救国的英雄。长大以后,积极投入抗金救国的斗争,但屡遭奸臣陷害打击,救国大志一直没能实现,茫茫中原,仍在略侵者的魔掌之中。

2、书愤陆游原文及赏析

原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南宋时期,

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怀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复失地心情.但不是从主体角度直抒感情,而是从客体一方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