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格律,仄韵七律格律

什么叫小律?格律词也叫格律诗?王力先生对格律诗的定义是:用平水韵(但格律词用词林正韵唐宋前也有不少用平水韵(相当于:唐韵,宋韵)。押平声韵,除首句可押邻韵外,余必须一韵到底,字句式:五言4句为五绝,八句为五律,七言四句为七绝,八句为七律,排律:五排,七排。都是十句以上,未见有六句的小律之称,也极少见此类作品,应是不为众人採纳,故不成气候罢。

七律格律1、七律诗的格律要求

七律属于格律诗,不仅要押韵和辙,抑扬顿挫;还要符合仄平韵律。同时,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必须押韵。还有,第三句和第四句以及第五句和第六句都要分别组成一副对联。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七律格律

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典范诗作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历史沿革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七律格律2、七律格律知多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①:七言八句,这个一目了然吧;②:游、流、丘、洲、愁,都属于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韵部,这是七律的一般押韵要求,第一句可不入韵,2、4、6、8句必须押韵,而且是同属于一个韵部的韵;③:第二联与第三联对仗,

三山对二水、半落对中分、青天外对白鹭洲;④:平仄,这首七律的平仄格式是七律平起首句押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代表的意思是可平可仄.基本以上就是七言律诗的主要格律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