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其二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唐,李商隐李商隐有一部分诗称为无题,这些诗写的很隐晦,内容或写爱情,或表面写爱情而别有寄托,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足,难以确指,其中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意思是说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

无题其二李商隐1、无题二首,李商隐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无题其二李商隐

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无题其二李商隐2、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

作者:周振甫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这首诗从词句看,写一位姑娘,在重帘子挂下的深闺中待嫁,那个洞房好比莫愁堂,莫愁是过去一个女子的名字,借来自比。她在清夜里细想她经历的生活,她像神女那样过着如梦的生活。神女见宋玉《高堂赋》,说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所以象梦一般的生活。

她像菱枝般柔弱,经不起风波;她像桂树,谁教月露帮桂树开出香花。这里作“桂叶香”,因为要用仄声字,故改“花”为“叶”,直说对月露的相思完全无益,因为月露不是她待嫁的对象,但不妨怅惘地抱着临情还在相思,月露指曾经帮助她的人。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个姑娘的情思,主要意思不是,所以也可归入朦胧诗,它的用意是相思的对象是谁,是月露。月露怎能作为相思的对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