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诗打卡第52天今天抄写的古诗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尖,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3.但使:只要。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①,誓灭胡奴出玉关②。只解沙场为国死③,何须马革裹尸还④。【简注】①大刀环:环与还音近,古人用作还乡的隐语。这句是说:军队应唱凯旋战歌。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③解:知道,懂得。
”(《后汉书?马援传》)【赏析】徐锡麟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因枪杀安徽巡抚恩铭英勇就义。他诗作不多,但《出塞》一首却是一篇意气豪雄之作,据记载,徐锡麟1905年前后“曾出山海关至奉天、吉林,再经西北诸省边疆而归。”这首诗是1906年春这次壮游时所作,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前两句诗开门见山,以诗言志,显示出克敌制胜、横扫千军的英雄气概,表示革命者立誓要推翻满清封建王朝,乘胜追击,直出塞外,把反动统治者消灭干净,革命军队应当高唱凯歌,胜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