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苏轼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苏辙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吃饭、睡觉、捞哥哥,为了捞哥哥,一路做官做到了副宰相。虽说有些调侃口味,但实际上,苏氏兄弟俩感情的确很好,乌台诗案时,苏辙不仅冒死派人去给哥哥报信、到处托人找关系,还上奏要用自己的仕途换哥哥的性命,苏辙如此敬重哥哥,苏轼也同样很爱弟弟,逝世前还作诗表达没能再见弟弟一面的深深遗憾之情。
1、古诗赏析300字任何古诗都行楼上的也太搞笑了吧,《水调歌头》是词啊,楼主明明要的是古诗.我来说一个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
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
2、300-400字的古诗词赏析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3、改写《水调歌头》_300字天上的明月啊终于露出了脸皎洁的月亮一生之中能有几回照我。酒杯啊酒杯,载满我的思念问暗漆的天空,在那遥远的仙境此时此刻是何年何月,凉风吹着我单薄的身影那孤单的背影似乎要随着那风飘回梦想中的天堂。但是天堂中寒冷和孤寂又让我怯步,在月色和清风中,我的影子开始起舞,恍惚中似乎天堂就在我的眼前。影子随着月光转过那雕梁的画栋,穿过阁楼的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