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2古诗,悯农其二古诗配画

悯农二首作者李绅唐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翻译如下:诗一翻译: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诗二翻译: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悯农2古诗1、悯农其二古诗翻译赏析

悯农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悯农其二古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诗人简介】李坤: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元年(806)进士。穆宗时为左拾遗,徙江西观察使。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度使。早岁以歌行自负,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白居易和而广之,惜已失传。

悯农2古诗

悯农二首·其二李坤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①粒粒皆辛苦?【注释】①飧(音孙):熟食的通称。一作餐。【评析】前两句既是对第一首的补充描写,表明那广种、丰收,都洒满农夫的汗水;又以“汗滴”与米粒相似为契机,引出后两句:“盘中”的“粒粒”米,来自农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谁知道呢?这两首诗一作《古风二首》。《唐诗纪事》卷三九载李绅曾以此诗谒吕温,温读之,预言必为卿相。

悯农2古诗2、古诗悯农二首带拼音

悯农二首mǐnnóngèrshǒu朝代:唐代cháodài:tángdài作者:李绅zuòzhě:lǐshēn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chūnzhǒngyīlìsù,qiūshōuwànkēz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sìhǎiwúxiántián,nóngfūyóuès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chúhérìdāngwǔ,hàndīhéxiàtǔ。

悯农2古诗3、悯农的两首古诗

悯农的两首古诗如下: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释义:其一: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其二: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李绅六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庐氏带着他迁居润州无锡(今属江苏),由母亲躬授学业。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