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出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以后每天都想着消灭其他地方的割据势力其中南唐后主李煜忙着他的小诗词悼念亡妻等他继位后的第10年,宋太祖灭了南汉,李煜赶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以示尊奉宋廷,比他爹当年兵败向后周屈膝求和表现得更加软弱,赵匡胤派大将军曹彬率军进攻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派大臣徐铉去汴京拜见赵匡胤,说南唐一向百依百顺,没有得罪之处,宋兵师出无名。

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南唐被灭,李煜被抓来软禁。公元978年,又一个七夕,李煜生日,他趁兴让乐工们演唱了自己刚写的一首新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身边的密探迅速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皇上,惹得龙颜大发,赏赐了毒酒牵机药,生日成为忌日。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朝代】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内容品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文以深沉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激情洋溢的语言风格而著称于世。其中,他的《浪淘沙·北岛》、《虞美人·听雨》、《长恨歌》等经典诗作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浪淘沙·北岛》是李煜最具代表性的湖山诗之一,表达了他对家园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词中有“秋色连波涛,未觉海上生涯”,表达了李煜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愁苦心境;

《长恨歌》则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凝聚了他的才情、智慧和感性。诗中通过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抒发了对国家命运沉浮和个人命运悲欢的感慨和思考。其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更是广为传诵,被认为是李煜高超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力的集中体现。总之,南唐后主李煜的经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也表达了他个人深沉的思想和情感。
3、南唐后主李煜诗词赏析【词意浅述】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赏析】此阙相见欢应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